世界拔尖譯者之沃壤
「學術型」、「實務型」學位分流
分組與學制獨具特色
原文起原:說話練習考試中間 (LTTC)出書《說話之道》第六期,頁36-37。
最近幾年來國內大學教育問題日益嚴肅,包括少子化、學歷貶值、產學落差等身分,致使研究所報考人數銳減和畢業生就業艱巨等問題,但幸而對本所的衝擊有限。在傳統學術導向的講授模式以外,再加上培訓翻譯職業範疇高條理專業人材的運用課程,引進更多業界資源,讓學生更有彈性選擇、加倍專注走向學術研究養成或專業實務利用的生活生計進路翻譯
別的,在就業問題上,因本所長時間培養的大量校友已在翻譯市場站上制高點,結業生在師長和學長姐人脈的引領加持下,通常很快就可以搶入產業的灘頭堡,就業環境甚佳。不外為增添同學的競爭力,有用與職場接軌,將來可斟酌採用教育部所提「學術型」和「實務型」學位分流的政策。固然報考碩士班人數從往年的四五百人削減至近年的兩百多人,降幅不可謂不大,但在國內眾多研究所中報考人數仍屬名列前茅,而本所僅錄取20人,可見受接待之水平。 本所另外一主要特點就是優良的學生,每一年從競爭劇烈中脫穎而出的國表裏考生,皆為一時之選。而國際生和僑生約佔學生人數16%,比例相當高翻譯生源來自世界各地如美國、加拿大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新加坡、韓國、泰國、印度、波蘭、厄瓜多、港澳等。如此雄厚多樣的同儕構成恰是學習專業口筆譯的沃壤,進修功效亦直如繁花盛開,美不勝收。講堂中常見海內外學生共聚一堂,彼此交換說話文化和專業知識,很有四海一家、天際若比鄰之感。例如2014年由大陸廈門大學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,在歷時七個月,來自信陸、臺灣、香港和英美總計240所大學3000多名選手比賽,本所同學勇奪前1、3、四名,震動全場翻譯而本地點國內譯書出版亦佔有一席之地,書市處處可見同窗質量俱佳的譯作翻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廖柏森 網址:https://www.lttc.ntu.edu.tw/Journal/vol06/語言之道No.6_本期目錄.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成立於1996年,以培育口筆譯專業與學術人才為方針,連系理論與實務,強調跨領域教學與研究翻譯最大特點在於分組與學制,在組別上設有口筆譯組和會議口譯組,有別於一般黉舍分為筆譯和口譯兩組。
引用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trjason/51301267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