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文摘要翻譯推薦語言翻譯公司 但又為什麽分真心妄心呢?這是不得已而替初學的人說,其實心,底子不有,不可得,又分什麽真和妄呢?不外幻心不克不及除,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廢,所以權分真心妄心。但造成這個存亡的是幻心,要開般若智慧了脫死活的,還是要用這幻心;成到佛(涅盤),也是用這幻心,翻譯公司既然知道是幻的,那麽就有幻心造成幻法,一切人事等等,六道死活涅盤,還不是一樣是幻的?由此可覺正本沒有存亡,都是冤枉造作。
【心】心是什麽?是個影子,不克不及說有,不能說無:所以無形段,不外是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相對起了認識,叫做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,所所以集起的翻譯就是心同外境荟萃而緣起的幻影,即名幻心;心中起的道理,叫做幻法;執住個幻鉦昱翻譯社成個幻見,於是成熟了,就有六道死活。
至於念念飄流,不覺逐步入了失路,此名妄心,但本體勿失的。真心是無意之心,何故叫無心之心呢?便是不起念時,而見聞覺知仍舊了了,卻無離別,肅然不動的,此是真心;如一起了念,別離人事,而可以心不倒置,亦不逐境流浪,頓然歸到無意本位,此還是真心。既無存亡,就用不著涅盤了,所以說諸法空相,涅盤存亡等空華,即是此意。這部心經,就教你凜覺的方法,用智慧觀照什麽是心?什麽是苦厄?又如何回歸到清凈寂滅無意之心的本位?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。
今把此經判分七段,用白話來逐字逐句解釋,使衆人邃曉空的真義,不至誤解造業。但空的事理不明了,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。但要明確自心,只依這二百六十個字,已經夠了。
常人要度苦厄,了存亡,成大覺,非從自心下手不可。這個經,最首要是說性空的事理,不是世人所說的空,那是斷滅空,他們曲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。由此斷一切苦厄,並可發大悲平等心救世,證實佛法在社會上的大用,實是開辟世界大同獨一的法寶。 【蜜】 是到的意思,是到了果位了。果位是究竟涅盤,涅盤就是清凈翻譯 【經】有很多意思:如“路”,指導我們回復真心之路的;“法”,一切方式;“貫”,貫通前後的義理;“契”,契合大家的機,各事的理,有這幾種注釋。 此經共有七個翻譯,這是唐代三藏巨匠玄奘所譯,文是簡單的,義是深奧的。以上釋題竟翻譯 【波羅】 此言彼岸;因為有個度字,所以假定一條死活河,眾生在苦惱的此岸,要渡過到清凈的彼岸,用來比方,不是真有此岸彼岸翻譯
觀安閑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翻譯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等于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掛礙。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,闊別顛倒胡想,事實涅盤。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凈,不增不減翻譯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甚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甚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翻譯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翻譯以無所得故。 般若波羅密心經
般若波羅密心經釋解(一)
【多】是上面的意思。到彼岸之上,才是事實。現在假分五步:第一步在此岸;第二步入流,是下了渡船了,是初發心的人,亦是初果羅漢;第三步是中流,船在河中央,如聲聞緣覺;第四步到了彼岸,是十地以下的菩薩,終不是事實;必第五步上岸,“多”舍去了船,即是舍去了法見,拂拭了執心,斯是了無掛礙的等覺菩薩和佛。所以離世法,便沒有佛法;離了般若,只有作孽刻苦厄的分了翻譯
【般若】這是梵文,鉦昱翻譯社國名為大聰明。這個般若,滿是說心的妙用。論其性體,是不生不滅的金剛;論其相貌,倒是無形無狀的實相;論其妙用,乃是不可測知的光滑油滑神妙翻譯這個般若,是人人有分的,佛和眾生都是同等的;不過佛是開了般若慧,眾生是有而不開,被無明所蒙住了。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,都是佛法翻譯佛是覺義,能憬悟世上一切人情圓滑翻譯盡了人性,才可成佛。總之,入世出生避世,只是一心,倒置懊惱,貪嗔癡迷,是六道眾生的心;如能空凈自在,不執拗,便是佛菩薩的心。因為中國文字難盡其義,所以仍用原文,而且尊重這幾個字,所以不譯。上自佛,下至眾生,無不由此而成佛道,了存亡,度苦厄。至於般若兩個字,诠釋卻有很多字,當雲“通達世間法出生避世間法,融通無礙,恰到好處,而又不執取諸法的大聰明翻譯”才能盡其義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jgcz/3839037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社